木工機械是在木工過程中將木製品半成品加工成木製品的一種機床。木工機械的典型設備是木工機械。
木工機械的對像是木材。木材是人類最早發現和利用的一種原材料,與人類生活、行走、行走有著密切的關係。長期以來,人類在木材加工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木工機床是通過人們長期的生產實踐、不斷發現、不斷探索、不斷創造而發展起來的。
在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工作中創造和使用了各種木工工具。最早的木工工具是鋸。據史料記載,最早的“商周銅鋸”是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商西周時期製造的。外國歷史上記載的最古老的木工機床是公元前埃及人製造的弓形車床原始鋸床,1384年出現在歐洲,以水力、畜力和風力驅動鋸片往復運動切割原木,是木工機床的進一步發展。
18世紀末,現代木工機械在英國誕生,1860年代英國開始“工業革命”,機械製造技術有了重大進步,工業部門原有對手工勞動的依賴達到機械加工。木工也利用這個機會開始了機械化進程。其中最著名的是被譽為“木工機械之父”的英國造船工程師S. Benthem的發明。從1791年起,他發明了平面刨床、銑床、鏤空機、圓鋸和鑽孔機。雖然這些機器仍然以木頭為主體,只有工具和軸承是金屬製成的,但與手工作業相比,它們的效率很高。
1799 年,MI Bruner 為造船業發明了一種木工機械,使效率顯著提高。1802 年,英國人 Bramah 發明了龍門刨床。它包括將要加工的原材料固定在工作台上,刨刀在工件頂部旋轉,隨著工作台的往復移動,刨削木材工件。
1808年,英國人威廉·紐伯里發明了龍門刨床。Williams Newberry 發明了帶鋸。但由於當時製造和焊接帶鋸條的技術水平較低,帶鋸並未投入使用。直到50年後,法國人完善了焊接帶鋸條的技術,帶鋸變得司空見慣。
19世紀初,美國經濟發展,大量歐洲移民遷入美國,需要建造大量房屋、車輛和船隻,再加上美國擁有豐富的森林資源這種得天獨厚的條件,木材加工業的興起,木工機床得到了很大的發展。1828年,伍德沃斯(Woodworth)發明了單面壓鉋機,其結構是旋轉刨軸和進料輥,進料輥不僅可以進給木材,而且還起到壓縮機的作用,可以將木材加工到所需的厚度。1860 年,木床被鑄鐵床所取代。
1834年,美國人喬治·佩奇發明了刨木機。George Page 發明了腳踏開槽機;JA Fag 發明了榫槽機;1876年格林利發明了最早的方鑿榫槽機;最早的砂帶機出現於1877年在柏林的美國工廠。
1900年,美國開始生產雙帶鋸。
1958年美國展出數控機床,10年後,英國和日本相繼研製出數控木工開孔機。
1960年,美國率先研製出組合式木材削片機。
1979年,德國藍旗(Leits)公司製造了聚晶金剛石刀具,其壽命是硬質合金刀具的125倍,可用於極硬的三聚氰胺貼面刨花板、纖維板和膠合板加工。近20年來,隨著電子和數控技術的發展,木工機床不斷採用新技術。1966年,瑞典科庫姆(Kockums)公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計算機控制的自動化木工廠。1982年,英國瓦德金(Wadkin)公司研製出數控銑床和數控加工中心;意大利SCM公司開發的木工機床柔性加工系統。1994年,意大利SCM公司和德國HOMAG公司推出廚房家具柔性生產線和辦公家具柔性生產線。
從蒸汽機的發明到現在的200多年,發達國家的木工機床行業,經過不斷改進、改進、完善,現已發展到120多個系列。300多個品種,成為門類齊全的行業。國際木工機械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有:德國、意大利、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和中國台灣省。
由於近代中國受到帝國主義的壓迫,腐敗的清政府實行關門政策,限制了機械工業的發展。1950年以後,我國木工機床工業發展迅速。40年來,中國從模仿、製圖到自主設計製造木工機械。現有40多個系列,100多個品種,形成了包括設計、製造、科研開發的產業體系。
發帖時間:2021-08-03